一、运镜,电影感塑造的要素之一
运镜技术在塑造和加强电影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无论是引领观众视线,还是营造情感氛围,都颇为有效。特别在拍摄动态场景时,运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。尽管电影感的定义各有不同,却无法改变运镜技术在塑造电影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看一部电影,观众会被一段流畅的长镜头深深吸引,由此感受到剧情的连贯和角色的活力;或者,被一个精心设计的跟踪镜头引导,随着镜头角度的转换,眼球不自觉地跟着移动,这就是运镜手法的魅力。恰到好处的运镜可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,仿佛是影片的一部分,这正是电影感的关键所在之一。
这一点在那些充满电影感的经典影片中也有体现。《鸟人》凭借连续不断的长镜头把我们带入到故事深处,使之成为一部颇具特色的经典作品;《教父》则通过精妙设计的跟踪镜头,让我们的视线紧随角色深入剧情,这些运镜手法的运用,通过视觉动态效果引导视线塑造情感氛围,两部电影也均获得奥斯卡奖这一电影行业的最高荣誉。要实现这样的艺术效果,一种设备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,那便是以斯坦尼康为代表的增稳设备。
二、增稳设备,摄影师最佳的辅助工具
电影创作的细节中,稳定画面可为观众带来极致视觉享受。我国首位女斯坦尼康摄影师邓璐表示,“当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中,对镜头的过渡毫无察觉时,这才是一个成功的镜头”。
但在实际拍摄中,由于空间限制,许多场景无法使用轨道车或摇臂实现稳定的镜头运动,导致部分镜头拍摄时无法“一镜到底”。此时,斯坦尼康便可凭借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强大的载重能力,显著降低拍摄时难以避免的“抖动”现象,进而实现诸多复杂场景下的跟拍镜头,例如《007·幽灵党》中的一段长达4分11秒、同时包含电梯、楼顶、马路的长镜头。然而,使用门槛、价格和笨重的机械结构,也限制了斯坦尼康在更消费级场景的推广应用。